Primary progressive aphasia (PPA) 這個名詞是由Mesulam所提出來的。Mesulam在2007年底寫過一篇文章,回溯PPA的發現及發展的經過。故事得要從1975年說起。當時Norman Geschwind離開Boston City Hospital,到Berth Israel Hospital打算成立Behavioral Neurology Unit (BNU) 。Geschwind把剛受完住院醫師訓練的Mesulam也帶到Berth Israel Hospital。BNU以兩類研究取勝,一類是針對阿茲海默症病患,另一則是對中風之後的失語症所做的研究。Mesulam當時注意到一些病人,乍看之下像Broca aphasia,但若仔細看卻又不是典型的Broca aphasia。病人非但沒有dysarthria,也不曾發生過中風,而其病程卻是一直變壞。基於持續惡化的病程,這些病人一直被認為是罹患了阿茲海默症。但是Mesulam能察人之所不察,注意到一個被其他醫師所忽視的重點。他發現:有的病人實在沒有任何記憶力方面的問題。
開始注意到這種情況之後,BNU很快地就收集了更多的病人。專家學者們也愈來愈感到困惑,最後不得不動手替一位病人做腦組織的病理檢查。也不曉得是福還是禍,其結果根本不符阿茲海默症的病理變化。我猜測,當時的報告如果翻譯成中文,應該就是三個字:見鬼了。更令我好奇的是,BNU裡的專家學者們怎麼向病人解釋這個結果?他們發現了一個新疾病,這個病非但老師沒教過,而且在當時的教科書上也沒寫。接下來怎麼辦?倘若今昔相易,以時下的工具,大家必定會上網用PubMed來查。不過在那時候還沒這玩意兒,Mesulam只好上圖書館搜尋文獻。Mesulam說他接著就在哈佛大學County Library的地下室裡找了數星期。雖然他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這麼一句,我很能夠體會其中的艱辛,因為我也曾在同一個地方做過類似的傻事。我曾在那些舊書堆裡待了好幾天,就為了找出罹患椎動脈剝離的最早案例。而今回想起來,那地方還真的有些恐怖:不僅人跡罕至,而且燈光幽暗。突然出現一個人,常把我嚇一大跳。
Mesulam辛苦地找了好幾個星期,先是找到一篇1892年由Pick所寫的文章,其中記載Pick在1891年11月11日遇到的一個病人。這個病人的症狀是三年來失語的情況日益嚴重,類似Mesulam所見。但是這個病人曾經拿刀子恐嚇過他太太,所以Mesulam認為,Pick所描述的這位病人,與自己所見的不一樣。他鍥而不捨,繼續搜尋文獻。接下來,他找到一篇文獻,記載Paul Sérieux在1891年3月11日所見的類似案例。這位女病人在1897年去世,她的腦子由Dejerine來負責解剖及切片檢查,病理報告是bitemporal cortical atrophy及neuronal loss。至此雖稍有斬獲,卻難以結論。因為Alzheimer大約在10年之後才提出阿茲海默症的病理變化,所以這位女病人是否屬於Mesulam所見的那群病人,或只是一位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患者,若僅依其當時的病理報告,難有定論。
因緣際會。Mesulam偶然與Andre Roch Lecours談論到自己所遇到的案例,也提到了Dejerine / Sérieux那位病人的診斷其實也不確定。數月之後,Andre特地從加拿大飛到Boston,帶給Mesulam一份驚喜。Andre說他透過一些不足為外人道的門路,“借”到了Dejerine當時製作的玻片。Mesulam說他見到了這份上天賜予的禮物,也不敢見獵心喜,冒然將蓋玻片打開,用先進的染色方法去重新染色。因為如果這麼做,Dejerine的玻片就毀了。這借來的荊州,也就不必還了。Mesulam說他臨淵履薄,謹慎小心地看過玻片,確定其中沒有senile plagues也沒有neurofibrillary tangles。所以Mesulam認為Dejerine / Sérieux所描述的病人,應該是他所能找到的最早的案例。
溫故而知新,可以為師矣。Mesulam一方面借助於文獻,另一方面收集更多的病患,在1982年以 “Slowly Progressive Aphasia Without Generalized Dementia”為名,報告6位病例,發表在Annuals of Neurology。Mesulam用progressive這個字,是為了有別於中風,而再冠上slowly一字,是為了表示其病程比腦腫瘤還慢。至於用without generalized dementia,則是為了有別於阿茲海默症。在該文獻中,除了描述這群病人的語言情況之外,Mesulam也提出一個新名詞叫 “logopenia”來描述這群病人的特殊語言表現。
累積更多的經驗之後,Mesulam覺得原來的名字太冗長,遂萌生“正名”之意。正巧在1987年Kirschner報告兩個類似的案例,其腦組織呈現海綿樣的病變。當時Annuals of Neurology雜誌主編Art Asbury邀請Mesulam寫一篇短評。於是Mesulam藉機提出Primary Progressive Aphasia這個名詞。正名之後,Mesulam與 Sandra Weintraub 於1992年在診斷條件中,加入一個 “2年” 的規定 (2-year rule)。其原意,一方面是為了排除Creutzfeldt-Jakob Disease這一類急速惡化的失智症,另一方面則是希望在臨床上能與重度的阿茲海默症病患有所區別。然而,連Mesulam自己也必須承認,在解釋這個規定時,採自由心證,因為要指出發生語言障礙的確切時日,幾乎是不可能的事。
顧名思義,在PPA這個名詞裡,A這個字母是表示患者發生語言方面的症狀,其語言障礙可以是流暢型的失語症,也可以是不流暢型的失語症。Progressive 一字不僅意指失語症係因退化所致,也意味著其病程的進展是以年來計,不至於快到以月來計。 令我感到意外的是Primary一字,竟然是指在疾病初期,病人的主要表現是失語症,而其他的認知功能皆正常。說了半天,我只是為了要把PPA的第一個字“primary” 說清楚。我以前一直以為primary指的是找不出原因,所以叫做 primary。經由Mesulam自己的解說,我才知道Mesulam所謂的primary,並不是我過去所認定的primary。
2010年3月7日 星期日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Thrombolytic therapy
Intra-arterial therapy (IAT) has been used for three decades to promote recanalisation after stroke. Whereas results of the Prolyse in Acute...
-
Primary progressive aphasia (PPA) 這個名詞是由Mesulam所提出來的。Mesulam在2007年底寫過一篇文章,回溯PPA的發現及發展的經過。故事得要從1975年說起。當時Norman Geschwind離開Boston City Hospit...
-
Semantic dementia 這個名詞雖是由 Snowden,Goulding及Neary等人於1989年共同提出,但故事通常得由 Elizabeth Warrington 談起。 Warrington 於1975年以 “selective impairment of se...
-
The following paragraph was taken from UpToDate on 2013/01/23: Postictal state —Manifestations typically include confusion and suppressed ..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